高端访谈|刘积仁:“怕死”才能活得更长

辽宁日报

年初疫情突袭,东软集团携东软大健康产业联盟企业通过捐赠总价值2700万元大型医疗影像设备及软件;帮助医疗机构升级信息化系统;推出系列疫情防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发布“雷神”方舱CT等方式向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时,东软医疗还向全球多国援驰“雷神”方舱CT等产品,助力肯尼亚、巴西、智利、泰国、秘鲁、厄瓜多尔、越南等全球20多个国家抗击疫情。

之后,我们在《2020年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2020年版)》等一连串近期公布的“国家名单”中看到了东软及旗下子公司的名字,东软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疫情冲击后,不少企业还在“缓神儿”的时候,东软已开始品尝“机遇”带来的果实了,订单不断、业绩节节攀升。支撑东软转危为机的背后力量究竟是什么?眼下,辽宁企业最急需做的事情是什么?

9月17日,辽商总会会长、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好的企业凡事会想在前面,多做一点,早做一点,做有利于社会的事,那么即便是冲击突如其来,也会成为激发企业内生能量的推力,转危为机。

接受采访中

记者:您如何看待疫情下的“危”与“机”?

刘积仁:疫情就像是一次突击考试,考验企业的技术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市场适应能力……此时,平时功课是否扎实,成为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危机好不好,要一分为二地看,危来自于“急”,其实机也同样来自“急”。就高端医疗设备来说,过去有人不信任国产品牌甚至不愿尝试。但疫情来了,急需CT、方舱CT等设备,东软医疗等一批具有这种快速应急的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产品牌满足市场需求。客户使用了以后发现原来产品很好,性价比也高,品牌美誉度就得到了快速提升。但反之,如果不好,那知道的人越多,企业的路越窄。

这次疫情触发了整个市场格局的变化,也必将导致产业格局的变化。在这些变局之中,科技创新和内需的重要性被突显出来。

记者:您认为疫情过后会对产业格局带来哪些变化?

刘积仁:这次疫情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IT技术在推动整个医疗体系变革中承担着支撑性作用。数字化在为个性化赋予“标准”。人们现在更加关注国内大健康产业。我认为健康医疗产业未来的空间非常大。

因为健康产业是一个全覆盖、全周期的产业,国内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形式十分严峻,不是靠人力和家庭所能解决的,都必须要依靠社会服务体系来解决。

而体系背后的核心力量之一是科技。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带来以前没有过的服务体验,解决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为医疗健康提供解决路径问题。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去社区医院,因为医疗水平、设备、能力等方面条件和大医院不同。那么如果每个医院所开具的处方是一样的,一样的疾病有了标准的治疗方案,通过网络,门诊成了端口,背后的诊断体系是共享的,那么是不是资源不平均的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市场的需求、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企业的发展方向。疫情给人们提了个醒,这些领域发展的大门被开得更大了,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记者:东软在大健康产业的相关产品上半年订单大幅增长甚至翻倍,稳稳地抓住疫情带来的机遇,你认为背后的支撑力量是什么?

刘积仁:疫情期间,东软医疗用7天完成“雷神”方舱CT的研发、制造并发机;通过互联网医疗制作自助取药机器人通过摄像头实现慢病病人进行自助取药。疫情全球蔓延后,东软医疗的设备在最短时间内援驰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疫情推动了相关业务的增长,并一直呈这样的趋势,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早有准备。

我一直认为要先利他才能利己,企业的发展要以社会价值为导向,只想着赚钱的企业最终往往走不远。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东软愿意献出爱心去帮助有需要的人。这不仅仅局限于捐赠,还包括能否第一时间提供市场需要的产品,解决社会和客户的困难。

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想得多一点,做得早一点。即便一开始不被看好也要坚持。

最初东软搞软件,别人说不行,后来东软做教育,民办大学也不受关注,90年代东软开始向高端医疗装备进军,又被认为没芯片肯定不行。但事实证明,我们每一次都顺应了发展的潮流、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成功了。

好的企业就是在受到冲击的时候更坚定、在别人走不下去的时候执着地走下去,只要往前走就拥有希望。

记者:您曾说选择这个行业就是选择了焦虑,但东软初心不变的已走过了近30年,你如何看待企业成长中的变与不变?

刘积仁:心存担忧,方能长久。

软件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个焦虑的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的企业平均寿命都比较短,软件及信息技术企业要是能存活七八年的,已是少数。每一个从业者,从选择这个行业开始就等于选择了每一天担忧,会担忧哪一天活不下去。很多人自己还没支撑不到目标实现就“倒下”了。

但是,正由于这个行业具备挑战性,才需要企业做好回避风险,试图做更长远的准备。“怕死”的人也往往会在最困难的时候找到机会。

东软也是如此,我们大概每六七年的时间就会有一个转变,这种转变不是随机的,都是遵循着我们一开始的理念进行的。我们从软件、教育、医疗装备、数字经济、我们都在遵循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律动,市场变了我们的脚步就要跟着变化。

有了危机意识,还要有应对危机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需要储备的。要走“长征”,路上得备好干粮。

好的东西大家都会认可,可能很多机遇也都能看到。但是看未来的同时,也要学会认清自己,不要理想化,要在大势中看清自己能做的事情,再去做。

记者:您认为辽宁如何能培养并留住更多的优质企业、优秀企业家?

刘积仁:辽宁拥有众多的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还有很多的创新成果,但若要将其转化成为驱动城市发展的产业和企业,就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本身,还需要有把技术变为成果的商业环境、商业文化。特别是为高科技企业、从事未来产业的企业创造一个适合发展的生态。

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中小企业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提供者,是能够留住更多年轻人的载体,也是优质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摇篮。年轻人是社会创新的主要力量,他们需要的不仅是薪资更重要的是创新创业的平台、机会和环境,而满足他们的需求就是政府当下最需要做的事情。

9月28-30日,2020中国绿公司年会将在海南海口汇聚千位企业家、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外交官,围绕“数字时代的商业成长”这一主题探讨重要而迫切的商业问题。同时,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在海南渐进实施,本届年会还将安排多场自贸港政策解读及实地勘察。

与马云、陈东升、雷军一起去海口参会

联系我们

欢迎致电4006556789,或通过在线方式与我们联系

close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