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未来 ——访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辽宁日报

开栏的话

企业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是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力量,是辽宁的稀缺资源、宝贵财富。

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关爱企业家、学习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增强市场主体应对困难挑战的信心和决心,激发全省上下创新创业创造的热情与潜能,本报推出“聚焦辽宁企业家”专栏,通过讲述我省一批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动人故事、经验感悟,观时代大潮、市场大势,看辽宁发展之“机”、转型之“道”、环境之“变”、振兴之“志”。

软件定义未来

——访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

沈阳市浑南区新秀街上,一个“新秀”正吸引着全球资本的目光,刚刚完成首次融资的“潜在独角兽”东软睿驰,在中国智能汽车行业的多个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6月7日,一辆外型时尚的汽车从院里平稳驶出,转弯一瞬,人们惊喜地发现,驾驶位上竟空无一人,“车主”正坐在后排悠闲地翻阅杂志。

相隔不远的创新路上,一场“创新”大戏正在上演。东软智能医疗研究院的展示室内,被检测者的心脏影像正传至云端,经过数字建模,立体还原在大屏幕上。随着手势操控,“患处”被随意翻转、放大,同时,大数据则在整理最优治疗方案。

走进东软,我们不由惊叹,这些曾经只会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画面,正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也因此而强烈地感受到了什么是“未来已来”。

“软件技术正在并将继续带来无限可能。”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如是说。

谈起未来,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掌门人”,依然兴奋得像个孩子,眼神坚定而执着,笑容真诚而单纯。也许这就是东软在中国软件史上镌刻若干“第一”的原因吧。

刘积仁是位企业家,也是位学者。至今,公司上下仍亲切地称他为“刘老师”。

“刘老师”的创业故事,还要从大洋彼岸的经历说起。

乘时代之船

将时钟回拨至1986年,那时的刘积仁还是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网络国家实验室中的一名联合培养的博士。

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也看到了中国软件与美国软件发展的差距。于是,一颗“种子”在他的心中生根发芽,并迅而疯长。

此刻,国内一则新闻,让刘积仁热血沸腾。

1986年,我国发布《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被称为“863计划”。该计划提出中国要投入100亿元,发展生物、航天、信息等领域。

“中国信息产业的黄金时代来了。”刘积仁兴奋难眠。

翌年,刘积仁从美国回到母校东北大学,并很快成为彼时中国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履新后,他第一件事就是在导师李华天教授的支持下建立“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室”。他要将所学尽快转化成应用。

一盆冷水,随即泼下:没有科研经费。

“那个年代,基本没有下游企业。果实很甜,却无人采摘。”

怎么办?苦恼之时,好消息传来:国家鼓励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凭技术创业。

东软,由此“呱呱坠地”。

1991年,三个年轻人,借学校的一间半办公室和三台286计算机,“5+2”“白加黑”,霹雳吧啦地敲键盘。

那是个“软件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他们的苦苦追寻,为中国软件业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并初现繁荣之景。然而,他们也无不经历着创业的先“痛”后“快”。刘积仁同样如此。

“那时候,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软件是什么,能干什么。”刘积仁说,“研”不易,“销”更难。

国内暂时找不到客户,那就往“外”看。

一家日企最先找上门来。刘积仁拿出博士论文中的方法论希望“变现”。“谈了一上午,最后对方问多少钱,我想先要个‘高价’,30万美金,怎么也得够东软十年的研发经费,如果对方不同意再往下压。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了,搞得我都有点后悔,是不是要少了。”说起获得“第一桶金”的过程,刘积仁笑声不断。

事实证明,他真“要少了”。这笔钱刚拿到手,就被刘积仁用来采购先进的设备,改善办公条件和环境,很快就花光了。也正是因为刘积仁的这个决定,让再次来到东软的日本客户感到十分震惊和佩服,看到了刘积仁团队的创业决心和研发实力,很快就与刘积仁展开了深入的合作,联合创建了公司,开始进入了汽车电子领域,直到现在双方始终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回首来时路,刘积仁始终认为,自己和东软是幸运的。因为他们买到了时代的“船票”,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东软开拓了一片“蓝海”,是中国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为东软提供了成长空间,是辽宁、是东北大学的科技土壤、产业基础,让东软这棵幼苗有了不竭的养分。

走无人之路

活下来不易,强起来更难。刘积仁始终处在“忧患”之中,“我们唯有布局明天、投资未来,以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赢得‘远’实力。”

在国际市场,软件服务外包一直是东软的重要业务,也因此让东软受到过质疑。很多人认为,外包是技术含量低的代名词。“是否低端,要取决于外包什么?而不是外包本身。”刘积仁认为,“能让行业国际巨头看中,本身就是对企业能力的最好认可。”

“曾经日方客户问我能做什么,我说‘面向对象’的技术,对方没听过,让我去讲课,告诉他们如何应用。按现在的时髦说法这叫‘知识资产创造价值’,而东软从一开始就是如此。”在刘积仁看来,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才是企业高端与否的标准。

“0”“1”是程序世界最常见的数字,而东软一直致力于从“0”到“1”。

1996年,东软成功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大批资金的注入,让东软的羽翼更加丰满、布局更加广阔,也让刘积仁有了更大的梦想。在沈阳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软件园,建立了第一家大学科技园,建立了第一家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东软在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历史中留下了浓浓的痕迹。

90年代初,中国的CT都是依靠进口,天价的维修费用让医院不堪重负。听闻东北大学CT攻关项目组成功研制出了一台CT样机,却因高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停滞不前,刘积仁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接手这个项目组,制造中国的CT机。

当时,全球的CT市场被几家国际大型巨头公司垄断,CT的关键部件阵列处理器当时也是禁止对中国出口,中国企业想进入这个市场几乎不可能。怎么办?东软利用其在软件技术的优势,决定用PC机的CPU来代替阵列处理器。就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的时候,东软成功了。1997年夏天,中国第一台临床应用的国产CT机在东软医疗下线。

走别人没走过的路,还要走得精彩。

大家都还没来得及为东软鼓掌时,刘积仁又开始琢磨着在大连创建面向国际市场的软件园并创办一家软件大学。

当时,带领东软发展了近十年的刘积仁逐渐认清产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两大要素,一是人才,二是生态。

当时国内软件产业刚刚起步,软件人才少,如果再没有持续的人才供给,中国的软件产业将难以为继。

事实证明,刘积仁又选对了。

如今,围绕东软在大连的两个软件园和一所信息学院的周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而成熟的软件产业园区,数十家国际500强的IT企业入驻其中,这里成为了众多毕业生和创业者实现梦想的摇篮。

“企业和软件园是相辅相成的。那些大企业愿意在大连软件园驻足,是因为旁边有学校、有人才;而软件园也为学生带来就业、创业的机会。这就是生态。”刘积仁表示。

这种模式被东软不断在全国复制。目前,东软已在大连、成都、广东佛山创办了3所信息学院,在校生超5万人,就业率达90%以上。

一次采访中,刘积仁笑称自己是一个“斜杠青年”。他表示:“企业要做大,得搞清楚‘变与不变’。不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价值,变的是创造价值的模式,是不断创造企业持续成长的新生命力。无论发展什么,东软一直没有离开‘软件’这块阵地,始终在利用软件技术为客户、为社会服务。”

顺发展之势

2021年,东软创业30周年,营销与服务网络覆盖全国60多个城市,业务遍布110个国家和地区。除此之外,东软还成功孵化了多个创新业务公司:东软医疗已经成为全国高端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东软睿驰被称为汽车技术领域的“潜在独角兽”;熙康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云医院网络建设者。

几年就得“变个活法”似乎成了东软的“生存法则”。然而,草蛇灰线,伏笔千里。东软的每次成功突围,都得益于多年的布局和投入。

“软件能做很多事,东软怎么选择?我们要看‘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刘积仁在回答东软如何转身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2021年,刘积仁辞去了东软CEO的职务。很多人认为“刘老师”要“急流勇退”,而他却说:“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在他的电脑里关于“数字城市”“智慧医疗”“元宇宙”的资料多了起来。就在接受采访的前一个周末,他还刚刚亲自完成了100页的有关“数字经济和元宇宙”的报告。

东软刚过“而立”之年。30年,时间不长。但对于飞速迭代的软件行业来说,东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成长性”,实属不易。

那么,下一个30年,东软会是什么样?

刘积仁的回答让人充满期待,“中国数字经济大潮奔涌,辽宁智造强省建设步伐坚定,软件将赋能一切、定义未来。对东软来说,前景广阔,机遇无限,我们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开始。”

采访刘积仁的那天,是6月1日。交谈即将结束时,他看向窗外,意味深长地说:“东软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事要做,从未来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来看,我们还是个孩子。”

联系我们

欢迎致电4006556789,或通过在线方式与我们联系

close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