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医协同分析系统
构建三医协同数据分析机制,整合三医数据资源,发掘三医政策制定、资源优化、智能监管、风险监测等“三医协同”业务价值。
本方案通过整合医保、医疗、医药等相关基础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三医”数据分析、共享共用,提升全流程监管效能。面向医保、卫健、药监等部门,实现医疗服务实时监管、医疗费用精细化管理与精准控费,以及构建健全的药品监管体系,保障医疗质量、药品安全和患者权益。打破医保、卫健和药监等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协同工作,加快各监管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提高综合治理效能。
场景化解决方案
三医数据协同分析方案涵盖医保、医疗、医药三类、7大类主题分析应用场景,具体场景描述如下:
医疗综合监管
建立就医诊疗行为、电子凭证异常使用、大型检查项目应用等多维度分析应用场景,为医疗医保决策制定提供支撑,确保医保基金支付的合理性和合规性。
医师行为分析预警
对医师行为进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包括医保医师专项分析、执业地点和类别不符预警、多点执业风险预警以及超负荷看诊预警等。
医院情况分析及预警
针对医院过度检查、疑似分解住院筛查、跨性别用药分析以及门诊和住院患者跨区、跨省就诊医疗机构、专科和病种情况等进行分析预警。
参保对象分析预警
针对结伴就医情况的监控、企业职工特病人数比例失衡的情况筛选,以及对医保凭证异常使用情况的监测。
药品耗材、服务项目使用分析
基于药监数据来监测药品的费用和使用,监管重点品种,以及监控医疗器械的合规性进行分析,并提供及时的警示和反馈,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安全问题。
不良反应分析监测
对药品、医疗器械和疫苗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分析,包括不良反应监测分析、风险主动监测评价以及罕见不良反应评估等
方案价值
政策协同及决策支持
通过“辅助用药占比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规范化管理”、“疫苗效果和效益评价”、“药品使用的效果评价”等主题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和趋势,为相关监管机构制定更精准的医疗、医保和医药相关政策。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与服务
通过“心脑血管疾病医疗负担分析”、“医师执业地点违规线索发现”、“互联网诊疗监管”等场景分析,精准掌握医疗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了解医院、医生等资源的分布,助力医疗资源合理布局和服务优化,提高公众医疗保障水平。
提升药品及耗材的监管与安全保障
通过“结伴就医”、“医保凭证异常使用”、“医保用药智能审核”等场景的分析,实现更精确的医保支付和合规审查,识别潜在的医保欺诈和违规操作,减少医保基金浪费,提升医疗保障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公正性。
提升药品及耗材的监管与安全保障
通过“招采过程监控”、“静脉药物使用合理性监测”、“单病种药物治疗质控”等场景分析,实现对药品和耗材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动态监管,提升药品耗材监管水平,保障其使用安全与合理,守护公众健康。
提升三医协同管理能力及效率
通过“电子病历辅助医保智能监管”、“医院过度检查”、“药品重点品种筛选”等场景,对医保、医疗、医药等疑点行为及线索进行筛选,助力智能监管,提升“三医”管理水平和效率,保障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和基金安全。
架构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