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监管
就业风控
东软就业风控系统是一款独立运行的对业务经办的过程和规则进行风险管控的系统平台,对用户目前正在使用和运行的就业业务系统是零侵入式的,无需对原有系统进行任何改造,是完全通过数据指标层面实现的业务监管与监控。
居民服务一卡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作出的“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指示要求,人社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工作的通知》。全面推动实体社保卡与电子社保卡协同应用,以社保卡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领域的全面“一卡通”应用为基础,加快推动在政务服务、就医购药、金融服务、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一卡通”应用,便利群众办事,提高服务效能,逐步建立共建共享共用的社保卡“一卡通”政务服务和居民服务新格局。
社会保险全险种业务管控
在全国范围全面建立涵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社会保险全险种业务“大管控”体系。各省级社会保险业务系统全面改造并接入全国社会保险业务管控信息平台,同步健全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和大数据管理平台。
基于全险种业务中台及其标准规范,改造升级省级社会保险业务系统。根据本地实际,理清功能模块,配置原子业务,按照数据处理逻辑和接口服务要求将业务办理结果保存至业务中台数据库,确保数据规范统一,按服全险种业务中台要求对应完成改造和配置,实现全险种业务中台的基础信息中心和参保登记中心的集中管理,并逐步整合纳入其他相关业务改造。
工伤医疗智能监控
工伤医疗及辅助器具配置过程中且涉及单位和人员众多,政策性强、审核链条长、环节多,目前采用人工审核监管模式为主。工伤医疗智能监控系统是以医学系统知识库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医疗大数据,结合智能监控知识库和规则库,设置审核规则及审核标准,自动筛查不合理诊疗及用药。开设提醒反馈功能,实现工伤职工的就医监控,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规范诊疗,减少人工环节,提高审核结算效率,防范基金支付风险。通过OCR和电子票据应用,将传统人工逐条审核模式转变为人工智能自动匹配智能筛选模式,实现审核人员“人机双把关”,缩减群众办事等待时间,缓解工伤员工垫付医疗费用压力。
基金收支精算模型
政府部门和基金管理组织需持续调整缴费比例、领取条件等政策法规和运营管理办法,这离不开精算评估政策调整对基金收支的影响。开展精算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人口老龄化使养老基金支出期限变长、金额增大;劳动力结构变化,灵活就业增多,养老保险缴费稳定性受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会削弱养老金购买力,若增值速度低于通胀率,养老金实际价值便会缩水。东软公司综合运用人口、经济、社会和精算数学等相关知识,设计开发了基金收支精算模型,可对企业养老保险未来基金收支、债务水平和运行风险等进行预测评估。
职业年金监管
针对目前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基金运行安全风险更加凸显的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一次把“安全规范”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职业年金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广大机关事业单位及其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职业年金监管系统包括资产监督、运营监督、统计报告、绩效考核四大核心功能板块。以运营流程监控为核心,以数据分析应用为驱动,对资金划拨、待遇支付、投资运营等业务实行全流程闭环监控,同时,引入第三方数据、设定计算指标、固化业务流程、自动排查风险、自动生成报表、自动监控业务时效,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控,有效提升了监管手段和效率。
职业技能培训监管
职业技能培训监管一体化平台是集政府监管、培训机构管理、学员服务及运营支持于一体的综合性培训管理平台,提供线上培训学习服务能力,线下培训考勤监管能力,线上培训考试测验能力,机构运营服务推广能力。
产品各部分场景可以组合使用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统一监管能力;也可以根据需要单独建设某一个应用场景,与现有系统形成统一的监管能力。其中在线上培训学习服务能力也可以在其他线上培训场景下应用,比如:工伤预防培训,机关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培训等。
人社风控
依据办事流程、政策条件、专家分析等,对人社领域全业务事项、全流程环节、全服务对象、全基金资金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业务系统数据分析、外部共享数据比对、人工智能技术和风险管理理论,构建的一套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处置的综合系统。帮助用户有效管理和控制利用虚假材料、虚假人员、虚假业务、虚假培训、数据共享不足等骗取社保基金和各类补贴资金的业务风险,支撑各级人社部门在业务风控、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基金监督、要情报告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