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型人力资源市场立足公共就业服务领域为求职招聘业务,支持线上线下全业务场景化服务,支持PC端+移动端+微信全服务平台的立体化行业解决方案,智慧人力资源市场产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一体化、线上线下一体化、场内场外一体化,借助AI智能,5G等新兴技术,大力推广无接触、可视化、高效率的线上招聘会,加深与就业扶贫、培训以及跨区域的人才等业务的深度融合,促进政府市场与人才服务机构密切合作,在全社会营造出“招聘求职找市场”的良好氛围,使人力资源市场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求职招聘打造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的智慧化服务

互联网+新型人力资源市场由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线上招聘会平台、求职招聘信息发布平台、线下场内服务平台、业务经办平台组成,

优势特性

提供求职者的基础信息、行为轨迹和偏好比如就业的企业轨迹、行业轨迹、个人行为的轨迹;同时也会对个人特征计入所在社群的标签,如高收入人群、高忠诚度员工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辅助。

借助AI智能服务、大数据分析于一体,为求职者提供主动、精准的职位推荐,打造全流程线上招聘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企业会员制和信用积分制,企业会员制是根据相关的会员的等级规则,可获得相应的会员的等级,公共服务平台招聘功能使用权限与会员等级关联;信用积分制是根据会员和积分的相关规则,企业可获得相关积分,根据积分可兑换相关的招聘服务。

通过自助简历一体机、智能闸机、招聘展位一体机、数据统计大屏、场内触摸引导屏等智能硬件产品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完美融合,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面、高效、便捷的智慧化人力资源服务。

支持省、市、区、社区四级职业介绍业务经办管理,满足各级业务经办和服务的需要。

通过个人手机端、企业PC端远程视频面试,可实现与远程山区帮扶,满足线上招聘会、校园招聘会多对一、多对多的群体面试,为跨地域人才合作提供远程服务。

典型案例

佛山人力资源市场分为线上、线下两部分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线上人力资源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线下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大厅、人力资源市场决策分析、信息惠民数据接口,线上部分(网站)是跟着佛山惠民合同一起签订的,于2017年12月18日上线,这部分已跟着佛山惠民合同完成项目验收。线下部分是单独的一个项目合同,线下部分以于2018年1月中旬上线,线下部分合同额为680万(软件+硬件),推荐可以作为客户现场参观典型案例和汇报演示案例。

佛山市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是华南区域首个智慧人力资源市场,通过项目树立了东软在广东省系统建设的品牌形象和良好口碑,本项目按照“标准统一、流程规范、功能完整、内容丰富、数据共享、高效便捷”的目标,进行了线上公共服务平台和线下实体市场的建设,建成后全面提升各区公共就业服务水平,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和服务均等化,大力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打造一个集现代化、智能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市场自2018年2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截止2020年2月),共举办招聘会793场,招聘岗位数373269个、入场人数80727人,推荐职位1072778个。2018年分别获得“2018年广东省电子政务优秀案例”以及 2018年度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地市政府网站“十大”优秀创新案例。

丹东市人力资源市场智慧化建设项目,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线上招聘、求职、培训三位一体,线下面试、宣讲、精准推介高度融合,最终建设线上、线下全覆盖,拥有精准智能服务的“鸭绿江国际人力资源市场”。

(1)采用行业智慧终端产品、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省内先进、国内一流”的丹东人才市场大厅,为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优雅、庄重、积极创新的招聘求职生态空间,促进人才就业、人才引进。

(2)向政府决策层提供更精准的人才区块数据、产业链条人才需求数据、以及人才在地区经济支撑中流动走向等,与“智慧城市”中枢链接,实现市直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摸清求职人员、招聘岗位的底数,为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3)向企业推送符合条件的适用性强的应聘人员,解决用人荒、招人难,产能低的痛点问题;

(4)向再就业人员提供符合自身需求的岗位就业技能培训,解决换岗位就业技能缺失无法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同时为企业相应岗位培养高技能适用性人才;

(5)向未毕业的大学生提供精准的行业用人走向,分析就业形势,实现有针对性选专业、精准就业、提高社会认同感的目标;

(6)加大域外入境务工人员的行业就业分流引导,实现用工流向精准的目标;

(7)进行多维度大数据分析,对行业用工需求占比、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占比、求职人员专业方向和从业意向占比、岗位薪酬走向等数据进行多维度剖析,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撑。

常州人力资源市场项目于2016年12月份通过常州市金保二期人力资源服务项目公开招标。项目于2017年启动,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线上人力资源市场综合服务平台、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场内综合服务大厅、人力资源市场动态监管和决策分析,2018年1月正式上线,目前使用情况良好,用户满意度高。

常州人力资源市场系统已满足人力资源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提供高效、便捷人力资源服务为建设目标。线上内容包含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多种服务功能,线下内容包含构建线下智能化实体人力资源服务大厅。打通线上线下,利用多种智能化手段为服务对象提供离岸式、自助式、可视化、图形化、智能化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并基于大数据技术,提供职位岗位智能匹配、个人简历智能诊断、岗位智能推荐、人才智能推送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服务。同时,开发人力资源市场动态监管和决策分析系统。为管理部门提供对人力资源市场的动态监管,为决策者提供基于人力资源市场数据分析的决策支持。建立一个标准规范、开放统一、全市共享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一个支持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多种应用系统,全面支持线上办理相关业务经办,与线下实体人力资源市场充分融合,功能完整强大、服务方便快捷的全市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系统。

(一)线上求职招聘,功能全面先进

提供智能化线上求职招聘服务,实现单位招聘中心、个人求职中心、招聘摊位图形化预约、求职和招聘信息智能推荐、个人求职匹配度模型分析、远程视频面试等。

智能识别

求职者在自助求职一体机上刷身份证、社保卡或二维码,可实现身份识别,通过该设备,求职者还可在线打印简历、在线维护求职信息,求职服务全面升级。

智能操作

登录后求职者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填写求职信息、搜索岗位资讯;企业也可以发布招聘信息、录入用工信息、网上预订展位。对于不便到人力资源市场现场面试的人才,可通过线上预约、远程面试与企业进行洽谈,大大降低双方成本。

智能匹配

使用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系统,求职者不再需要逐个翻查企业信息,企业也无需在海量的简历中搜寻合适的人才,系统为求职者和企业智能匹配信息,有效提高了面试成功率,提供“智能求职、高效招聘”的用户体验。

线上线下

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打通数据渠道,招聘求职实现全程无纸化、智能化。按照就业服务实名制的要求,求职者用身份证等有效证件,通过网站、一体机或移动端小程序可快速完成实名制简历注册,无需准备纸质简历。企业线上注册、录入招聘信息后,参加线下招聘会时无需携带招聘简章,轻松参加招聘会,更可现场查阅求职者的电子简历,提高招聘效率。

实时分析

运用身份证实名认证、进场门闸精准识别、桌面机回收招聘数据等手段,更科学地收集、统计实时人力资源供求情况数据。以动态图表形式,在服务大厅的液晶大屏实时更新。

快速对接

根据一定的匹配规则,可实现求职者和招聘企业的精准信息匹配,将匹配的结果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推送给企业和求职者,以实现快速对接。

远程在线面试

打破传统面试,即开即面,敏捷面试,支持视频/语音/在线多人自由面试方式,无需安装,支持PC端/移动端,任何场景下快速开启面试。支持大批量面试排队取号,面试安排自动通知提醒,让面试双方如约而至。同步互动,实时沟通,直观、全面、精准的评价候选人。

直播带岗

解决“招工难、找工难、用工难、留工难”的问题,更好的服务“六稳”工作,“六保”任务,以“供需对接渠道、政策宣传窗口、服务民生阵地”为功能定位,打造 “直播带岗”的新模式公共就业服务。通过“直播带岗”的方式以更直接、更便捷的“屏对屏”方式集中开展求职招聘服务,打破疫情防控对传统线下招聘的空间、场地、人数、地域等限制,解决了传统招聘耗时长、成本多、无互动、少交流的问题,有效的节约了供需双方的时间、人力和经济成本,提供了新形势下促就业、保就业、稳就业的新方法,也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了覆盖全民、服务全域的新型服务模式。

全面支持智能硬件设备

全面支持线下市场硬件设备接入,通过自助简历一体机、智能闸机、招聘展位一体机、数据统计大屏、场内触摸引导屏等智能硬件产品与人力资源市场的完美融合,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多层面、高效、便捷的智慧化人力资源服务。

满足全省纵向四级业务管理

支持省、市、区、社区四级职业介绍业务经办管理,满足各级业务经办和服务的需要。

(二)大数据自画像,智能分析助力

用户自画像,通过对各类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计算,展示用户的行为轨迹和求职偏好(包括岗位、地域、待遇、行业等)、培训偏好、创业偏好等,展示企业在招岗位竞争力分析。

求职者画像

提供求职者的基础信息、行为轨迹和偏好比如就业的企业轨迹、行业轨迹、个人行为的轨迹;同时也会对个人特征计入所在社群的标签,如高收入人群、高忠诚度员工等等,为企业招聘提供辅助。

人才大数据+AI推荐引擎

借助AI智能服务、大数据分析于一体,为求职者提供主动、精准的职位推荐,打造全流程线上招聘服务平台

(三)就业人才E图,直观数据展示

通过就业人才E图功能,在电子地图上直观展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以及招聘企业的分布位置、距离,并提供企业招聘需求等各类信息。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或者智能手机登陆后,即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搜索。

(四)数据互联互通,打通信息壁垒

人力资源市场系统与人社其他板块业务及其他部门业务数据实现共享共用、互联互通,打通求职、招聘信息壁垒,在更广地域内、更大范围内实现求职招聘信息检索查询,实现区域内供需平衡。

重庆智能就业项目与2019年10月中标,主要包含5大系统:政策申报、求职招聘、职业培训、创业服务、决策分析,其中求职招聘部分与2020年9月20日上线,目前使用平稳,效果达到预期效果。

线上虚拟招聘会(网络招聘会)

为了防疫和就业的需求,将在线下实体市场举办的招聘会改成线上的虚拟招聘会来举办,将传统的面对面的求职应聘改成线上视频连线的模式。

直播带岗

采用流行的网络直播模式,于每周五下午3:00~4:30开展直播带岗招聘(移动端+PC端同步直播),每期特邀7~8家单位(其中一家为事业单位,其余的均为重庆市知名的企业)参加直播,另外有6000+企业和10w+岗位,求职者可以边看直、边找职位、边在线交流,亦可以在线投递简历、视频面试。

职业指导

为求职者提供者求职指导,为在职者提供职业能力提生指导,为企业提供用工指导,有职业指导师在线服务可直接视频连线咨询,已有有在线的视频指导课程,可以在线观看。

智能客服

将求职招聘相关功能与智能客服结合起来,通过客服的智能指引功能来实现找工作。

人力资源市场视频监控

各个区县都接入了海康威视视频云,市局可以实时监控各个区人力资源市场的情况。

联系我们

欢迎致电4006556789,或通过在线方式与我们联系

close

关闭